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初至中後期的「民國藝壇」,由於西方藝術表現形式與觀念技法的全面輸入,使中國近現代書畫邁入了百花齊放的大開大闔氣象。在這短短幾十年間,全中國當時的書畫家,不論在人數、風格、派別、社團組織和美術院校的質與量上,都呈現出中國書畫歷史長河中前所未見的蓬勃景象,也為中國書畫的薪傳,在人文內涵與筆墨鍛練的深厚基礎條件上融合中西、汲古開今,開拓出無比廣闊的發展道途。
而與中國書畫史上各個興盛時期相較,近現代書畫藝壇當時所處的大環境,無疑是前所未見的複雜紛亂,不論是政治、軍事、經濟、社會…都陷入內憂外患不斷的詭譎局面。雖然,「五四運動」揚起了知識分子淑世救國的大纛,創造了文學、藝術的犖犖大觀,但是,也因為時代的動盪不安,使得民國時期豐碩的文學、藝術圖文史料彙整幾乎付之闕如,中國書畫史至清代為止即已斷層,接續清代的二十世紀近現代民國書畫史的撰寫,就成為當今海峽兩岸學術領域的極大責任。而這段離今日不過百年的近現代書畫概況,除了1900-1949年半世紀於中國大陸的積累外,1949年國共分裂,海峽兩岸分治後,渡台前輩書畫家們在台灣薪傳「書畫正統」的血脈,也是不可或缺的版塊,這也因為過去一甲子兩岸政治體制及人文環境的迥異,而增加了書寫與彙整的難度。
以「遷想妙得」作為這次展覽的主題,在於此句「傳統」畫理名言最能體現近現代書畫藝壇「承先啟後」的內涵,也最能啟迪當前憂慮中國書畫或將隨速食文明式微的迷惘。
這句出自東晉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的畫語,不僅僅只是人物畫的闡述,而可放諸於中國書畫的全面性適用,「遷想妙得」強調了中國書畫家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主觀意念與構思,將主觀情思藉由豐富的想像移情於客觀物象之中,而達到作品「傳神」之妙。以今日最為流行的語彙來說,「遷想妙得」的實質意涵,恰恰就是諸多高談「創新」者所朗朗上口的「觀念」,而中國書畫所揭櫫的主觀「觀念」,卻早在二千年前即已由「遷想妙得」加以實踐,而非空談。更進一步來說,「遷想妙得」這種中國古代的「主觀觀念」思考,絕非書空咄咄的紙上談兵,反而需要筆墨與學養的累積作為根基,筆墨與學養基礎扎的愈深,於「遷想」中的悟性就愈高,在作品中的「妙得」之處就愈精彩。
在展品的規劃上,概括的研擬了「造化心源」、「文人逸興/扇裏乾坤」、「博采中西」及「健筆縱橫」等五個單元,讓觀者更清晰的欣賞到近現代中國書畫在形式、題材、思考與觀念上的全方位開展。
「造化心源」來自於唐代畫家張璪的藝術創作思維「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意指中國書畫創作者的「內外兼修」,既由天地萬物中體悟自然的奧妙,再藉由內心的感悟以抒發對於自然英華的再現,即是中國「天人合一」思想的實踐。在這個單元中,包含了工筆、寫意、山水、花鳥、人物…等各類題材大作精品的展現,印證著近現代書畫名家們所學多方、不拘一科的全方位藝術修養與成就。
「文人逸興」單元的主旨,在於呈現中國自有文人畫以來的創作內涵與形式,呈現中國文人士大夫生活美學的雅趣品味,也因此在中國書畫史上得以出現許多特殊的書畫表現形式,如手卷、冊頁、桌屏、扇畫、小聯…等等,都是文人書畫家們寄情遣興、把玩品賞、相互酬唱、切磋藝事的風雅之舉,如此多元的創作形式,更增添了中國書畫的韻致。
「扇裏乾坤」則是屬於「文人逸興」中的一環,此次主要展出明代始見的摺扇與扇面,對書畫家而言,是一種在構圖、章法上更需經營巧思的一種形式,也因此說明了中國書畫創作領域的收放自如。
「博采中西」單元,是將民國時期在海內外受過嚴格西方美術技法與理論訓練的重要美術教育家和藝術家的書畫面貌呈現,以強調「中西融合」和「尋找書畫新方向」在近現代書畫藝壇的舉足輕重,也可印證中國書畫的歷史傳承其實是擷取中西、海納百川的,大漢如此,盛唐如此,至民國時期更為書畫藝術開闢出一條新徑。同時,也可讓今日漠視傳統高談創新者見識到一世紀前的「當代思潮」已是多麼的發達。
「健筆縱橫」一詞,源出於詩聖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民國書法大家沈尹默1971年過世後,謝稚柳為之寫下七絕一首,其中亦有 「健筆縱橫意態新」一句,以誦讚其詩文書畫之成就,因此將「健筆縱橫」移作此次書法展品之單元名稱,亦可彰顯書法名家書寫各類書體與體現內在學養的昂揚風華。
此次「遷想妙得─近現代中國書畫擷萃」大展,在體現中國書畫既須筆墨根基又具觀念思維且能新意勃發、兼容並蓄的大前提下,精選出46位近現代書畫名家百餘組件的各類型傑作,在作品整體內涵上側重於中國書畫的人文層面,將中國書畫藝術的生活美學與形而上人文哲思的態度完整的呈現,也期盼能喚起社會大眾對中國書畫藝術的重新審視。